“陛下,现今山海关至锦州,再至辽阳及沈阳的直道已然修缮完毕,几座重要的军堡城池,也已完成加固。”
“是否还要发动百姓,去做其他的事?”
朱由校摇了摇头坚定的说道:
“不必了,大战将起,百姓日盼夜盼,希望朝廷能早日扫剿灭建奴,如今朕已亲自领军,就让他们好生休养一番,保存元气。”
“等朕正式出兵征剿建奴之后,朕自会让人通知于你,到时你便组织好流落至此的百姓,帮助引导他们返回故乡。”
“朕此战必竞全功,一举扫清建奴,让我辽东百姓再不受战乱之苦。”
对于皇帝的自信言论,洪承畴并不怀疑。
在他看来,建奴灭亡不过早晚的事而已,因此也是半拍马屁的道:
“陛下乃仁君圣主,必然能会一个好结果的,臣就在锦州等着陛下王师捷报。”
问询过后,朱由校便开始安排起了军事战术。
在他的计划当中,当已三路进兵的方式,从两个方向合围征剿建奴。
其中一路便为驻扎在皮岛的毛文龙所部,以及朝鲜国。
他们将跨过鸭绿江,自南向北进攻建奴腹地,是为一支偏师,主要也是杜绝建奴往南向朝鲜逃窜的后路。
至于另外两路,他目前倒是还没具体安排,不过毛文龙及朝鲜,也该进行战前准备了。
当天晚上,锦州城内一行十几余骑策马而出,直奔水师驻地而去。
而朱由校也只在锦州休息了一晚,便往辽阳而去。
当他在直道上看着沿途百姓的现状后,也更加坚定了,要完全剿灭建奴的想法。
而沿途的流民百姓,也是头一次看到一支军容齐整,全部披甲,且人数如此之多的军队。
而且看他们这气势以及大纛旗帜,也与辽东军队有着明显的区别。
少数一部分胆大的上前问道:
“不知各位好汉是哪里来的兵马?”
可却是无人回答他,连问了好几个都没有回应之后,也是丧气的准备退开。
正在此时,有一年轻将领驱马上前,气势十足的说道:
“此乃皇帝的羽林亲军。”
“亲军至此,那皇帝陛下是否同在军中?”
“自然,此番皇帝亲征,特来辽东征剿建奴,要不了多久,大家就能回家了。”
听得皇帝亲征,这中年人连忙双膝跪地,周围之人得知后,也是不约而同的行动。
有的人甚至已经留下眼泪,响起哭泣之声来。
“大家起身吧,也不要哭,是皇帝和朝廷对不住你们,先前朝廷军队连番战败,致使建奴做大,诸位流亡至此。”
“等到我们得胜凯旋,你们可是要走回家乡,重新开始生活的,地上潮湿,可不要把膝盖跪坏了。”
为首之人见这年轻将领与他们说话竟如此平和,可真是闻所未闻,也不由得问道:
“不知将军名讳,好让我等知晓。”
只听马上之人回道:
“朱。”
而后手中马鞭一挥,追上军队步伐,离开了此处。
而那发问之人却还没反应过来,只是口中朱朱朱的反复念叨,好似是要从记忆中寻找有无听说过。
可左思右想,还是没有此人的印象,想着对方看着如此年轻,说不定还未扬名。
刚想招呼众人离去,突然有一个声音响起道:
“莫非刚刚那人就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