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舍(1 / 2)

燕乘春以前在虎韬卫中呆了多年,还真就查过一些官员的底细。

虽说虎韬卫不是专门搞情报工作的,但虎韬卫的成立全因圣上想查自己的臣子。当时圣上怀疑有臣子在背地里搞小动作,想查又不想自己仁君的名声沾上多疑这么个词而无法亲自去查。

太子在圣上的暗示下,体恤圣心,自己出面建立了虎韬卫帮圣上查清了那些臣子的勾当。然在查完那几个臣子之后,太子又继续得到了圣上更多的暗示,帮着将好些官员也给摸了下底。

而得益于这段经历,燕乘春对时下好些官员的底细都有所了解。

可出了先皇后被害死那么一事,圣上心中愧疚,时不时流露追思,倒是没暗示太子去查先皇后的娘家人。

只是后来也不知从哪里来了风声,说是先皇后的族人行为不端,似有抹黑先皇后名声之嫌。

太子听了后,向来严于律己的他,便十分自觉地把自己母族之人一应调查一遍。

结果就真查到了有远房族人打着先皇后和太子的大旗侵占田产,欺压百姓。

对此,太子虽然痛心,却也没有在背地里搞小动作,毕竟谁知那些风声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等太子直接将查到的如实送到了御前,圣上当即对其明事理的无私举动十分赞赏,还准了太子依法惩办那违法之人。

不得不说,如此杀鸡儆猴之后,先皇后的其余族人从此就都低调行事,再没闹出过什么丑闻。

而当年对先皇后娘家人的那一番调查,徐太史是干干净净,什么问题也无。

圣上似是还挺意外,也因此对徐太史很是满意,太子也因此真心对这唯一的亲舅舅表示敬仰。

燕乘春如此这般仔细回忆了下当年查过的事情,随之就将徐国舅的背景清楚给苏淡云介绍了一遍。

而他说的这些事情里,有些是苏淡云从孙郎中口中听说过的,有的则是从未听闻。

就譬如徐太史的官职,她知道对方是在大齐的兰台阁中任太史一职。可听了燕乘春介绍后才知道,大齐的兰台阁除了管理国家藏书,还管理宫中档案,同时也负责校勘及整理典籍、编修国史、记录大齐建国以来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及重要人物生平。

而太史则是兰台阁的长官,此职位清贵,却整日只跟典籍文书打交道,更多是文化和学术方面的职责,并没有涉及过多的政治权力,也就意味着并没什么实权在手。

说罢这些,见心上人听得入神,燕乘春不觉就越说越起劲,继续搜肠刮肚将可以说的全都说给她听:“徐太史的祖父是前任国子监祭酒,而传言徐家里头,最有徐老祭酒风采的便是徐太史了。他才华出众,二十一岁考中探花,被先帝点入了翰林。

待先帝崩逝,圣上登基,不多久,兰台阁的老太史退任下来。圣上就将徐太史从翰林院调去了兰台阁接任太史一职。当时徐太史二十六岁,是大齐建国以来最年轻的兰台阁太史。

只是这职位清贵有余,却是实权不足,看着风光,但其实也能从中看出圣上对外戚的态度。

先皇后的娘家人应该也看出了圣上心思,于是一直低调行事,并没表现出对权力有多少欲望。待先皇后崩逝后,徐太史设法查出了先皇后被害真相,之后圣上出于愧疚,册封先皇后所出的唯一皇子为太子。

但即便如此,包括徐太史在内的先皇后的娘家人也未改低调行事的作风,对已经被安排由继后抚养的太子,他们也似有刻意保持距离。”

这种朝中之事,苏淡云以前甚少听闻,此时听着倒觉出了几分意趣。

待燕乘春详细说完,想到自己即将要跟这徐太史打交道,她不免就生出些微忐忑,追问道:“那不知这徐太史的性情如何?我届时与他接触,可有什么需要格外留意之处?”

燕乘春握了握她的手,安抚道:“莫太紧张,徐太史他儒雅温和,对人都挺客气的。只是他爱护家人是出了名的,如今这一任夫人体弱,徐太史更是多有怜惜。

据我所知,这一任夫人之前其实曾怀过他的骨肉,但有一日徐太史到山庄看她,她出来迎接时不小心踩空了石阶摔了一跤,就这样滑了胎。自那次后,徐太史似是心中有愧,对刘氏的宠爱更胜。

就连徐太史与其前妻所生的一双儿女,也被徐太史教导得对这个继母孝顺有加,平常就算见不上面,他们也没少往赵州那边写信送礼嘘寒问暖。”

说着,燕乘春不禁就想起了另一件事来,当即就生出了满心担忧。

他犹豫了下,随之还是话头一转,说道:“阿云,之前我不是说过,我派去找姜神医的人在途中遇到了其余几拨人吗?而那几拨人中,就有一拨疑似从京城过去的,不知这事你还有无印象?”

苏淡云自是有印象,遂点了下头,“我记得你说,那一拨人自称是奉命找神医回去给主子的夫人治病。”

最新小说: 真没必要让我重生 被冤死后,我化身诡王索命 让我医武双绝,你管这玩意儿叫诅咒? 我真的不想当舔狗了 神鳞记:碧落黄泉之行 故惹高岭之花后 含芷念 殿下日日思美人 惊!旷世魔尊竟是超绝恋爱脑! 入吾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