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外平定之后,燕京赵殿文武最关心的问题已然不是东南的伪岳乐朝廷,武昌的洪化朝廷以及西北的兴武政权,而是赵王家事。
具体说,就是赵王妃及赵王子嗣问题。
这两个问题比之夺取天下还受赵殿文武重视。
原因无它,赵王已具天子之象。
恢复燕京、平定关外两桩大功,以及对北方的完全占领,任是傻子都看出赵王才是真正的天下之主。
不论是东南的伪正大朝还是武昌的洪化朝、西北的兴武朝,说实在的都不具备与赵王争夺天下的实力。
出关大军班师之后正秘密向南方开进,最迟六月大军就会过江,赵军一旦夺取江南赋税之地,形势就再无悬念。
如此,欲成新朝开国功臣的一众赵殿文武,自是将目光投向在他们看来乃最为迫切之事。
虽然,王五并不着急此事,但经不住一众部下的“焦虑”,还是采纳了浮尘子建议,册立江南大宗伯钱谦益与河东君之女钱孙蕊为次妃。
以钱孙蕊为次妃也是对江南士绅的一次大“统战”,毕竟钱谦益在江南的影响力无人可及。
南京的岳乐伪朝立国本就根基不正,为争取东南汉人对其支持不得不放权给汉族士绅,以至朝堂之上九成官员都是汉人,而这些汉人又有九成皆东南士人。
如此,对东南士绅的拉拢便是必然。
武昌方面对此事的态度,王五根本不在意,倒不是说其根本不顾妻子吴小蛮死活,而是到了这个地步与图穷匕现也差不多。
倘武昌方面乖巧放还小蛮,将来王五也会善待吴氏一族,毕竟吴氏一族于反清出力甚多,其中吴国贵等人不仅拥兵一方也是能力出众。
急于平息战火与民休养的王五实在不愿意和妻子娘家大打出手,更不想打个内战再死上几百万人。
中国,已无人!
自明末以来,中国人口足足下降了九成,那千里无人区不知要多少年才能恢复如初。
至于夏国相的求援,王五的态度用民间话说,便是姑爷是公亲,既是公亲,那自是两不相帮。
正式回复则是赵军将大举用兵东南,以拔除满洲人在中国最后的两颗毒瘤——江宁和杭州两座满城,彻底扫除笼罩在中国头上的几十年阴霾。
大义凛然。
夏国相能如何
无可奈何!
事实证明,王五以钱谦益之女为次妃为其完全争取到了江南士绅的支持,洪化二年六月赵军六镇同时在江北三个渡口过江,大军过江同时《赵王告江南书》檄传东南。
书中除宣告江南百姓大军秋毫无犯外,便是鼓励江南百姓“发满财”。
凡百姓得一满首则赏银十两,以此类推,满首多多银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