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放在了她的家族是一个垄断东方术师统治千年的超级大家族。
花了很大的篇幅描写了这个庞然大物,把它描写得比黑魔王的势力还要让人恐惧万分。
尽显其深不可测的底蕴与令人窒息的威慑力。
——尽管某种意义上来说,天家的实力强悍是事实。
其势力盘根错节,根基之稳固,影响力之深远,就这么公之于众简直让人谈之色变。
如果说家世铺垫是惊雷前奏,那么对太阳社的剖析则是暴雨倾盆。
文章一一罗列了太阳社的发展轨迹,并详细分析艾尔希亚的权谋之道。
指出她先是在校内笼络人心,用看似光明的学术前景和稀缺的修炼资源作为诱饵,诱骗了优秀的年轻一代的巫师。
那些怀揣梦想的优秀年轻巫师,在不知不觉中被她的“糖衣炮弹”击中。
而当这些年轻巫师一旦接受了这些“馈赠”,便逐渐被捆上了她的“战船”,心甘情愿地将她奉为精神领袖。
紧接着,她的野心触角伸向了更为广阔的经济领域。
她借着马尔福家族的产业蚕食和垄断巫师世界的经济发展。
把握了经济发展,就等于卡住了巫师世界的命脉。
更令人警惕的是,太阳社的升级版产品正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颠覆着巫师们的生活习惯。
那些曾经耳熟能详的老牌产品,在太阳社产品的冲击下逐渐式微。
不知不觉间,巫师们的日常用品已悄然被太阳社的产品所取代。
从魔杖保养剂到飞天扫帚护理套装,从便携魔药箱到新型魔法文具,太阳社的标志出现在了越来越多巫师的生活里。
《校园说》的成立,堪称艾尔希亚和太阳社打响名气的神来之笔。
这份覆盖面堪比《预言家日报》的报刊,成为了他们传播理念、扩大影响的有力武器。
不同于传统报刊的严肃刻板,《校园说》以青春活泼的姿态打入市场,以校园八卦为表皮,将太阳社的理念包装成必读的成长指南。
学生们在阅读新闻的同时,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太阳社的价值观,将其视为生活成长的风向标。
她通过这个覆盖面堪比《预言家日报》的报刊为发展自己的势力铺路。
而文章作者对太阳社这学期的邀请活动和正在筹备的分社的分析,更是将阴谋论的氛围推向了高潮。
在作者笔下,这些看似正常的商业和学术活动,都被解读为艾尔希亚准备进一步蚕食西方魔法界的精心布局。
作者特意提及她在霍格沃茨的斯莱特林身份,仿佛在提醒读者,那个银绿底色早已浸透了权力博弈的基因,她的每一个举动都带着斯莱特林特有的精明与野心。
更值得注意的是,文章明里暗里暗示魔法部与艾尔希亚存在暗中勾结,比如魔法部的一些关键人物与太阳社过从甚密。
这些暗示如同一块块拼图,逐渐勾勒出一个令人不安的画面:太阳社的崛起背后,或许是东方术师对西方巫师的入侵。
这篇文章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惊起巨大的波浪。
里面的每一个字都像淬毒的银针,精准戳中魔法界的敏感神经。
“你有什么应对措施吗?”斯克林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