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过后,年味儿便渐渐淡了。
百姓们又开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虽然还没到播种的时候,但翻地、除草的活儿也不轻松。
春寒料峭,一个不注意就会伤寒。
徐氏隔几天就给家里人熬姜汤喝,主要是张氏和张老头。
两人年纪大了,也闲不住,时不时都会出门遛遛弯。
徐氏真怕两个人一不小心扛不住,得了风寒去了。
就她看见的,县里就有不少老人风寒后半个月都没扛过去,就办丧事的。
万一老两口有个好歹,这办丧事还有服丧就是个麻烦事。
所以她如今待张氏和张老头真是万分仔细,只盼两个老人健健康康,能多活几年。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便到了二月中旬。
正是草长莺飞的时候。
也是正适合种番薯的时候。
历史上因番薯耐旱、高产,适合贫瘠土地,明清时期逐渐成为救荒作物,尤其在干旱和战乱时期被广泛种植。
张平安就算不是历史迷,也十分清楚玉米、土豆、番薯的价值和重要性。
吕宋当地目前主要采用的是藤蔓育苗,也就是用番薯藤繁殖,春季将去年储存的薯藤剪成小段,每段2~3节,插入疏松肥沃的苗床,浇水保湿,待生根后移栽。
但他们目前没有番薯藤,只能采用薯块育苗的方法。
也就是用薯块直接发芽,但效率较低,需要温暖的环境,所以在吕宋当地用薯块发芽的人较少。
这两筐番薯弥足珍贵。
张平安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都没怎么下过田,对于农活不算很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