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听都不说话了。山地战,公认吴家军天下第一。和尚原一战,吴玠率领五千残兵,硬是大败金兀术十余万精兵。连金兀术本人都中箭而逃。
刘萼暗想自己小看了李通,他这人不但心思缜密,而且似乎还有自己不知道的情报渠道。看来他应该还控制着以前金军在南宋的情报网,而且很可能早就跟黄河以北的三路大军联系上了。
其实李通说的很多是他自己的猜测,但他很善于把蛛丝马迹按照自己利益进行放大,把推理当成事实用来说服别人;并故意留下一些线索,让别人自行脑补,来抬高自己。
李通回到自己营帐时,已经比较晚了。他现在非常尴尬,他确实跟那三路人马联系了,但纥石烈志宁根本就没理他。而梁王和大磬也只是含糊答应。
他集中生智,直接写信让人送往中都,劝完颜雍派兵来解围。他声称这边还有二十多万精兵,“国朝精华,一朝弃之,元气大伤,更失军心。臣恐国本亦为之动摇。”
他相信应该可以打动完颜雍,毕竟南征军集中了整个金军的精华,如果都丢了,北边也保不住,还会丧失军队的忠心。
不过作为一个官场老油条,他从来都不会把宝押在一处。他看了看等在一旁的一个亲信,问道:“那边怎么说?”
那个人低声说:“德公说,他很推崇相公的才华,不过南边群情汹汹,怕是容不下相公。他已经跟全公说了,全公很欢迎相公过去。德公让一个全公手下的人跟着我回来了,还带了信鸽。”
德公就是王有志,他的字是德义。全公就是高全。王有志的意思是,南宋不会接纳李通,但可以推荐给高全,高全对他很重视。
李通大喜,要是王有志替南宋一口答应,他根本就不敢相信。不过要说高全欢迎他,这个完全合理。他当过金国的丞相副大都督,军政都非常了解,高全当然很需要这样的人。
李通其实看不起南宋,也不觉得大败之后的金国能撑很长时间,他倒是觉得高全说不定可以一统天下。
他和刘萼虽然都大吹如何跟中都联系,但那是几天前的事,现在信使只能绕道洛阳那边,非常慢。而且他估计这条路很快也要走不通了。
刘萼吹完颜雍封了他当元帅,李通根本就不信。完颜雍难道不知道刘萼什么德行吗?到一地先要钱,稍不如意就纵兵抢掠,还热衷于强抢民女。有些下层女真人,也受他欺负。
当然李通也没下定最后的决心,毕竟家小都在中都。听说王有志的探子遍布天下,所以他先联系了王有志,而不是高全。王有志表示可以帮他解决,也不知道真假。
对王有志来说,李通并没有多大价值。不是科技人才,也不能帮他在金国做生意,在南宋国人皆曰可杀,唯一可取的就是非常了解金国的情况和军政运作。
这个他也不是很需要,不过高全需要。高全现在用汴梁和里面的古董字画,跟南宋,其实主要是王有志,要二百万石大米或二十万贯钱。
王有志不干,觉得他再倒卖给南宋朝廷,顶多再赚二十万贯,太少了。高全以非常轻微的代价拿下了汴梁,但放走了完颜光英,让他非常难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