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钦差,叶明立刻召集心腹议事。他将部分赏赐分给有功将士,又拨出五百两白银赈济贫民。剩下的则充入府库,用于青河谷建设和互市开办。
\"大人,这是拟定的庆贺宴名单,请您过目。\"赵德安呈上一份名册。
叶明浏览一遍,提笔添上几个名字:\"加这些乡绅。虽然平时不太对付,但这种场合不能落下,免得被人说得意忘形。\"
赵德安会意:\"大人考虑周全。对了,是否要派人去青河谷报喜?\"
\"当然。\"叶明点头,\"派快马去请秃发头领和乌云姑娘来参加庆宴。另外,准备一份厚礼给白鹿部,毕竟'归义校尉'也是朝廷正式册封。\"
接下来的几天,安阳府沉浸在喜庆氛围中。叶明下令全城张灯结彩,减免市税三日,还在城隍庙前搭了戏台,请来戏班连唱三天大戏。他自己则换上麒麟服,骑着高头大马巡城,接受百姓祝贺。
这一系列举动看似张扬,实则深意存焉。叶明深知,在政治漩涡中,民心和名声是最坚固的盾牌。越是位高权重,越要展现亲民形象。
庆宴当晚,府衙大开中门,城内官员、乡绅、商贾济济一堂。叶明特意让秃发鹰和乌云坐在上席,向所有人彰显朝廷对汉胡一视同仁的态度。
酒至半酣,叶明起身举杯:\"诸位,叶某能有今日,全赖大家鼎力相助。安阳府今日之繁荣,是每一位父老乡亲共同奋斗的结果!\"
众人轰然叫好,纷纷举杯回应。叶明环视全场,目光扫过一张张或真诚或虚伪的脸庞,心中清明如镜。
他知道,从今天起,自己已不再只是一个边关知府,而是正式踏入王朝政治的大棋局。
宴席散后,叶明独自在书房起草谢恩奏折。他字斟句酌,既表达对皇恩的感激,又强调镇北王的指导之功,还不着痕迹地提到太子的英明决策。
写完后,他特别用上了新得的安北都护使印信,然后封入锦盒,明日快马送往京城。
窗外,庆祝的爆竹仍在绽放,照亮了安阳府的夜空。叶明站在窗前,望着那绚烂的光芒,心中已开始筹划下一步:巩固边防、发展互市、培养嫡系...还有,如何在这波诡云谲的朝局中,为自己和安阳府谋得一方安稳
庆祝完以后,叶明开始安排接下来的工作。
\"赵师爷,立刻派人请秃发头领和乌云姑娘来府议事。\"
他一边大步往回走,一边吩咐,\"另外,把《安北新政十策》抄录几份,给府中主要官员人手一份,三日后我要听取他们的落实方案。\"
回到府衙,叶明马不停蹄地开始工作。他首先召见了工房主事,详细询问城墙加固进度和青河谷营地建设情况;
接着又约谈了几位乡绅代表,听取他们对互市的建议;最后还抽空去城外的屯田视察,与老农讨论作物改良的可能性。
一整天的高强度工作后,叶明依然精神抖擞。皇帝的期许像一剂强心针,激发了他全部的能量和智慧。
夜深人静时,他再次伏案疾书,将《安北新政十策》扩展为更详细的实施方案,甚至绘制了配套的图纸和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