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瑶只觉得悲哀,安排人将这小小的孩子放到了小小的棺材中,幼年早殇的皇子是没有入皇陵的资格的,水陆法事之后就会送去西郊金山。
保成在嬷嬷的陪同之下也来了,先去灵前上了一炷香,才走到了青瑶的面前:“姨母,您累不累?”
方才在来的路上,嬷嬷已经告诉小太子,青瑶一夜未睡了,所以他十分关心地看着青瑶。
青瑶摸了摸保成的头发,保成还没有到剃头的年纪,毛茸茸的小脑袋很好摸。青瑶微微摇头:“太子殿下不必担心,我不累的。”
她蹲下来,手整理了一下保成的衣裳,小声地对他说:“长生阿哥是殿下的手足,殿下这些日子一定记得来给长生阿哥上香,若是皇上伤心的时候,殿下更要共情皇上的心情。”
保成懂事地点了点头,小声地回答道:“姨母放心,保成知道的。”这些日子青瑶的教导之下,保成也越发成长了,他本就是个懂事的孩子。
青瑶起身,对陪着保成的嬷嬷说:“祭祀忙乱,徐嬷嬷先带太子殿下回乾清宫。”凌嬷嬷如今在保成身边的机会不多,康熙也发现保成对凌嬷嬷的疏远,又给自家乖儿子配了这个徐嬷嬷。
“是。”这个徐嬷嬷是个没多心思的,她也没有奶过太子,自然也不会给保成带来一个嚣张的奶兄,青瑶对这个徐嬷嬷还是很有好感的。
康熙一到乾清宫,发现小保成不在,便问了他的去向,这才知道自己最引以为豪的小太子去祭拜他的弟弟。
康熙顿时觉得十分欣慰,自己养大的孩子,对一个没见过几次的兄弟都能有如此的情谊,这就是他希望看到的。毕竟一个有情有义的太子比一个无情无义的太子,更让皇帝放心。
康熙心中欣慰之余,也不免感慨。他想起自己小时候,兄弟们之间的情谊也不过如此,甚至还夹杂着诸多利益纷争。而保成小小年纪,便能如此重情重义,实在难得。
此时,太监来报,说太子殿下回来了。康熙整理了下情绪,端坐在龙椅上。
保成迈着小步子走进乾清宫,见到康熙,赶忙行礼:“儿臣见过皇阿玛。”
康熙笑着招手让他过来,问道:“保成,去看过你弟弟了?”
保成认真地点点头:“皇阿玛,长生弟弟虽然去了,但儿臣会一直记得他。”
康熙摸了摸他的头,赞许道:“保成做得很好,你有这份情谊,皇阿玛很是高兴。日后,你更要做个有情有义的君主,善待你的兄弟姐妹们。”
保成用力点头:“儿臣记住了,皇阿玛。”康熙看着懂事的太子,心中满是期许,仿佛看到了大清朝未来的繁荣景象,他相信,这个有情有义的孩子,定能成为一代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