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谨离去后,御书房重归寂静。
烛火摇曳,映照着赵汝安专注批阅奏折的身影。朱笔在纸上划过,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说说吧。\"赵汝安头也不抬,\"今日朝臣们都在议论什么?\"
梁宇躬身上前,轻声道:\"回陛下,今日余大人在朝堂上的表现,着实让不少人吃惊。尤其是他那番'谁更懂规矩'的话,更是让许多倚老卖老的大臣哑口无言。\"
\"哦?\"赵汝安放下朱笔,\"具体说说。\"
\"臣听闻,\"梁宇压低声音,\"吏部尚书张元私下对人说,这位余大人,不愧是陛下亲自提拔的人,年纪虽轻,却有一股子狠劲。\"
赵汝安露出一丝笑意。
\"还有兵部尚书李明远,\"梁宇继续道,\"说余大人今日一战,让那些仗着资历横行的老臣们,都不敢再小觑他了。\"
\"这倒是个好现象。\"赵汝安点点头,\"朝堂上这潭死水,也该搅动搅动了。\"
他起身踱步到窗前:\"这些年,那些老臣仗着资历,目中无人。今日余谨当着满朝文武,给他们上了一课,也好让他们知道,这朝堂不是他们的天下。\"
\"陛下说得是。\"梁宇道,\"尤其是余大人那番反击卢颂的话,更是让人拍案叫绝。连皇甫国舅都赞不绝口,说这后生可畏啊。\"
赵汝安转过身:\"舅舅还说什么了?\"
\"皇甫国舅说,\"梁宇回道,\"余大人不仅有胆识,更难得的是有分寸。今日虽然强硬,却句句不离朝廷法度,让人挑不出错处。\"
\"确实。\"赵汝安点头,\"这小子有股子狠劲,但更难得的是,他知道什么时候该收手。今日朝堂之上,他步步紧逼,却又给足了卢颂面子,这份分寸感,不错。\"
烛火跳动,在地上投下摇曳的影子。赵汝安看着窗外渐暗的天色,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这个自己一手提拔的年轻人,终于开始展露锋芒了。
\"不过......\"赵汝安放下朱笔,眼神陡然变得锐利,\"卢颂和闻泽,不会就这么算了。\"
梁宇立刻会意:\"陛下放心,臣已经安排人盯着。\"
\"加派人手。\"赵汝安冷声道,\"尤其是卢府和闻府,他们与外界的一切往来,都要密切关注。\"
\"是。\"梁宇躬身应道,\"臣已经让暗卫盯着两府的门客、书信往来。这些日子,他们确实比往常活跃了许多。\"
赵汝安眼中寒光一闪:\"都有谁来往?\"
\"卢府这边,\"梁宇压低声音,\"近日来往最频繁的是吏部尚书张元、大理寺卿程远。闻府那边,则是户部侍郎赵德清,还有几位朝中重臣。\"
\"果然。\"赵汝安冷笑,\"这些老狐狸,开始聚集党羽了。\"
他站起身,负手而立:\"这些年,朕对他们已经够宽容了。可他们呢?仗着资历,结党营私,把持朝政。现在余谨动了他们的人,他们怕是要狗急跳墙了。\"
\"陛下......\"梁宇欲言又止。
\"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