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州城的上午,街道上已经热闹起来。
早点摊贩收拾着碗筷,茶肆里的客人三三两两围坐,所有人都在谈论着同一件事。
\"听说了吗?今早城门口那一场血战!\"一个茶客压低声音说道。
\"可不是!\"另一人接话,\"我家就在北城门附近,天刚亮就听见马蹄声、喊杀声。等我出门时看,城门那边,地上的血迹还没冲干净呢!\"
\"据说是抓了北蛮的奸细。\"一个商贩模样的人插嘴,\"不光是北蛮人,听说连粮仓的大官都栽了!\"
\"粮仓?\"有人惊讶,\"是那个王管事?\"
\"可不就是他!\"商贩压低声音,\"我早上去送货,看见监察司衙门外面戒备森严,听说就是为了审他。\"
一个老者叹了口气:\"这玄州,自从余大人走了,就没太平过......\"
\"就是啊!\"周围人纷纷附和,\"余大人在的时候,哪有这些事?\"
\"可不是,余大人虽然严厉,但对百姓是真好。\"一个摊贩收拾着面摊,感叹道,\"那时候粮价稳定,城里城外都安生。\"
\"现在这位韩州牧......\"有人欲言又止。
\"嘘!\"旁边的人赶紧制止,\"这话可不能乱说。\"
但大家的眼神交流已经说明了一切。自从韩明远上任,虽然表面上恭谨有礼,但总给人一种不踏实的感觉。
\"听说这次是监察司和州军一起行动的。\"有人低声道,\"那个狄大人,好像很有本事。\"
\"可不是,\"一个商贩点头,\"我听说他在京城就是有名的断案高手。\"
街道上的人流渐渐多了起来,但空气中依然弥漫着一种微妙的紧张感。
玄州州牧府后堂,庄严肃穆。
韩明远端坐案后,慢条斯理地品着茶。晨光透过窗棂洒进来,在他那张儒雅的面容上投下细碎的光影。
\"大人。\"一名心腹幕僚躬身站在案前,低声汇报,\"昨夜发生了一件大事......\"
韩明远的手微微一顿,但很快又恢复如常,继续轻轻摇晃着茶盏。
\"别驾荀大人接到监察司狄大人求援,连夜调动州军封锁城门,已将一伙北蛮贼人及涉案的粮仓管事王通等人擒获,现押于监察司大牢。\"
\"哦?\"韩明远放下茶杯,声音平静,\"何时的事?\"
\"昨夜子时左右。\"幕僚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州牧的表情,\"荀大人当机立断,命纪将军率军出动,在北城门截获了欲逃窜的北蛮贼人。\"
韩明远轻轻点头,面上看不出喜怒:\"可有伤亡?\"
\"州军伤亡不大,贼人已尽数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