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历史军事 > 建安幻 > 第101章 第一百章 “听说你要斩了朕的监察御史……

第101章 第一百章 “听说你要斩了朕的监察御史……(2 / 2)

她巧妙地停顿了一下,“那些粮都去了何处?”

此言一出,人群霎时沸腾起来,众人七嘴八舌地吵作一团。

——“还能去哪儿,被那狗官贪去换银子了呗!”

——“妈的!冯英!还我们粮食!”

——“姓冯的,我跟你拼了!!”

冯知县一听这话不高兴了,隔着铜门怒吼道——

“谁说我贪了?!赈济用的那些粮我可都在仓库里头囤着呢,一粒儿都没少,只是发不下去罢了。”

“为何?”

——“官印丢了,批不下来。”

哦?这么巧?

唐璎拍了拍铜门,“既如此,我有一计,你先开门。”

门内毫无动静。

她“啧”了一声,不欲再同他客气——

“冯知县,前忠渝侯唐珏怎么进去的你知道吧,莫敬酒不吃吃罚酒!”

说罢,她朝阿青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开始撞门。

“咚咚咚——”

铜门发出几声沉闷的巨响,似一阵阵闷雷敲击在冯英心里,他将大门撇开一条小缝儿,露出一双苍老而怯懦的眼睛——

“章寒英,你……你威胁我。”

唐璎浅笑一下,“只要大人肯配合。”

冯英咬紧了唇,不再说话,默然朝两名小吏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们将门打开。

门开后,大批灾民蜂涌而上,唐璎大喝一声“——慢着。”

众人不为所动,继续向前推攘着,眸中盛着仇恨和饥渴的光,似要将不远处的冯英啃噬殆尽。

冯英此时显然也后悔开了门,他惊慌失措地瞪向唐璎,“章御史,你说你有办法的……”

唐璎“嘘”了一声,一转眼便挡在了他跟前,将自己的身体对准了大部分灾民——

“你们都想要粮食不是么?我可以帮你们!”

此言一出,骚乱顿时静了下来。

灾民们望着眼前的女子,眸中涌动着不信,却也愿意停下来听一听,毕竟是她劝动冯英打开的门。

唐璎拿出一只银色令牌,在冯英眼前一晃,“大人可识得此令?”

冯英垂首愕然片刻,旋即“咚”一声跪了下来。

灾民们见此纷纷面露茫然,唐璎则乘胜道:“此乃陛下御令,属大内制造,见之如见陛下亲临。”

阿青当即跪了下去,振臂高呼——“参见陛下!”

有他起了这个头,其他灾民纷纷效仿之,唐璎瞬间扭转了局势。

她俯身看向地上的冯英,沉声道:“冯大人。”

“在!”

“本官以此令为信,命你‘先开仓,后上奏’,官印文牍之事,一律等到灾后再行追究,可懂?”

冯英恭敬垂首,“是!”

说罢,他不再犹豫,当即组织官吏们去放粮了。

在一片片“圣上万岁”和“章大人英明”的欢呼声中,唐璎跨进了府署大门。

手中银令炙热,身上却浸出了一层薄薄的冷汗——

她手上拿的其实并非什么“御令”,乃是月夜案的“银虎令”。

一年前,因着仇瑞一案,黎靖北特意令内务府为书院众人打造了金虎令。

金虎令同银虎令一样,皆属大内制造,咸南官员无一不眼熟——凡持此类令牌者,所行之事无不与圣令有关,是以冯英方才见了这方令牌才会惶恐如斯。

诚然,此类令牌可赋予持令者至高无上的权利,却也有一个致命缺点——即期限问题。

为防止权力滥用,所有令牌的使用期限皆不得超过一年,持令者须在规定时日内将之归还,违者按欺君罪论处。

银虎令亦然。

禁毒案结束后,宫里的掌印太监曾亲至书院,收回了众人的金虎令,唐璎原想将那枚银虎令也一同上交,那太监却说陛下让她留着,也算是对月夜的一个念想,她便没再执着。

前朝也确实有过皇令未被收回的先例,然这项殊荣都是给举国功臣的,于唐璎而言,她却不觉得受之有愧,因为她相信,权势倾轧之下,这只令牌将来总能换得一方平安。

如今,她做到了。

分到米的百姓们脸上皆露出满足的笑,看着一张张朴实无华的笑脸,唐璎攥紧了手中的令牌,那上面仿佛承载着月夜的力量。

快了……就快了……

眼见最后一批粮被分走时,唐璎长舒了一口气,就在此时——

“我道章大人为何不在府署上值,原来是跑到这儿来狐假虎威了呀。”

一道熟悉的声音从身后响起。

唐璎知道,该来的还是来了……

易显勒住马,居高临下地睥睨着她——

“章寒英,你可知罪?”

唐璎不紧不慢地回过头,先是得体地施了一礼,而后问道:“敢问大人,不知寒英何罪之有?”

易显闻言轻嗤一声,眸中闪着势在必得的幽光——

“死到临头了还嘴硬,你那所谓的‘御令’,实则是去年禁毒案的‘银虎令’罢!”

唐璎垂眸:“下官不明白大人在说些什么。”

易显白了她一眼,并未理会她的否认,调转马头四处环视了一圈,眼见粮食被分得差不多了,满意地笑了笑。

“看来章大人不仅犯了滥用禁令的‘欺君罪’,还有‘渎职’、‘监守自盗’等多项罪名,数罪并罚,按律当诛啊!”

其中一个村民听不下去了,章大人帮他们讨到了米,怎就成了恶人?不由怒道——

“你前面说的俺不懂,可章大人咋就‘监守自盗’了?这些米粮,分明是朝廷发给俺们的,却被知县无故扣了去,章大人帮俺们讨到了,是好官呐!”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表示赞成。

易显却冷哼一声,不屑道:“《咸南律》规定——‘凡监临主守,将系官钱粮等物,私自借用,或转借与人者,虽有文字,并计赃,以监守自盗论!’”【1】

那村民显然没懂他的意思,张了张口却无从反驳,又见他身后站了好些官兵,黑压压一片,个个持枪佩剑的,遂缩了缩脖子,只敢以眼神表达着愤怒。

唐璎却知道,易显此行必有图谋,无论是榆树街的追杀,还是安丘的县构陷,亦或是今日这趟临朐县之行,其背后必有他的手笔,为的就是抓她的“现行”。

而那个谎称“官印丢了”的冯知县,恐怕也是他的人……

怪不得他方才坚持不肯不开门,原来在这儿等着她呢……

对此,唐璎却是不惧的——

“我若有罪,陛下自会审判,不劳大人挂心,况且……”

她突然弯眸笑了笑,容颜清丽,如微凉的秋风般沁人心脾。

“在大人数落我的罪行之前,您犯罪的证据恐怕已经被递到御前了。”

据周皓卿所言,黎靖北近日要来青州府巡视,而仇、易、田三人走的亦是官道,顺利的话,不出十日,两方人马便会在历城相会,待三人将证据呈到御前,那么易显......

然而,易显闻言却丝毫未表现出慌乱之色——

“本官清廉一生,不曾行过贪赃违枉之事,不知章御史所说的证据究竟是何物,况且你们即使有证据……”

他唇角微勾,眸中幽色顿起,竟扯出一个凛冽的笑——

“恐怕也没那个命护着。”

唐璎闻言一滞,脑中灵光一闪,似有什么炸裂开来。

是了,易显此人狡诈奸滑,必不会如此容易被糊弄过去。

其实如今想来,一切都太过顺利了……

易显或许从一开始就察觉到了易启温的反叛之心,也猜到了唐璎会带他一同上京,遂索性让人提前埋伏在路上,将两人都杀了,以绝后患,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陪易启温去建安的人并非唐璎,而是仇、田二人……

难怪那绣楼的锁那般容易打开,想必易启温从头到尾都只是个引子。

等等……引子……

唐璎似乎想到了什么,猛地擡头看向易显——

“你在易启温身上种了蛊?!”

易显并未回答,阴戾的笑颜已经传达了他的意思。

唐璎恍然大悟,难怪她老觉得易启温身上有股驱之不散的狐臭味,每每闻之还会令人心生烦乱,原来那臭味竟是蛊虫作祟,而那蛊,想必就是易显用来追踪定位的。

思及此,唐璎后背已然冒出了冷汗,她只能安慰自己,仇锦是武学高手,易启温亦是行伍出身,有两人护着,利芳也会没事的……

易显却不管这许多,既然他在上京的路上堵不到人,亲至这临朐县又有何妨?

章寒英此人,今日不死也得死!

他擡起右臂,猛然挥下,立刻便有两名小兵上前将唐璎制服在地,其中一人举起刀,正欲动手时,一个身穿白袍的的年轻人突然拦在了她的面前——

“慢着——”

易显看向来人,眸中映着深深的不悦,隐有杀意浮动。

“你是何人?”

白袍男子回:“敝人许明月,一商贾耳。”

许……明月?

听到这个名字,唐璎短促地怔了怔,似有什么从脑海中划过,稍纵即逝。

许明月这一出声,围在县衙附近的灾民们再度沸腾了起来。

——“是许公子!”

——“竟是许公子!”

——“许公子来了!”

从百姓们七嘴八舌的呼喊声中,唐璎了解到,就在地旱最开始的那段时日,这个名叫许明月的商人曾慷慨解囊,为了捐粮,几乎家财散尽,因此深受众人爱戴。

经他这一抗议,于是万民请命,灾民们纷纷跪地叩首,乞求易显饶章御史一命。

听到“商贾”二字,易显脸上露出明显的鄙夷之色,转头觑向那许明月,眸中狠色渐起。

这章寒英,他今日是非除不可,既然有人胆敢违抗,那不如将他们一起……

正想着,一道冷沉的嗓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易巡抚。”

他回过头,那人坐在高阔的舆轿上,一双犀利的狐眸睥睨着他,声若寒泉——

“听说你要斩了朕的监察御史?”

最新小说: 病秧子早逝?换亲后我旺他全族百年! 修罗娇宠:逆天神女太撩人 男科误诊,我竟嫁给了京圈太子爷 认亲后,误入黑道家族成团宠 娘娘她步步高升 媚香记 外室 桃花人家(女尊) 长安食肆经营日常 神火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