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其他地方的佃户们,暂时还不能出发。
因为昌河州十月底的天气,已经滴水成冰了。
这个时候要是过来,那必然是人间惨剧。
正是因为这样,也让很多地方官员松口气。
心里一边骂纪楚,一边寻求帮忙。
不能让佃户们走了!
要想尽办法,把他们留下来。
只见之前态度强硬的官员乡绅们,一遍遍地往乡下跑。
“那昌河州有什么好的,天气那样冷,能冻死人的。”
“那里能分田地。”
“而且地处边卫,随时都有蛮子打下来。”
“那里能分田地。”
“这里是你们家乡,谁会愿意背井离乡啊。”
“那里能分田地。”
无论大家怎么劝阻,只这一个理由,便足够了。
他们是农民,是种地的。
有土地的地方,就能活下去。
至于什么背井离乡,舍家弃业这种话,就不要说了。
好像他们在这里有家业一样。
想离开本地,去往昌河州的,必然都是毫无家底的人家,走得也毫无心理负担。
这样一来,各地情况便了然了。
但凡压榨剥削厉害的地方,百姓们走的决心就极大。
倘若地方乡绅官吏没那么差,能给当地人留点家产,大家就会犹豫,不想放弃这点家当。
最让人意外的是,浙东薛大人管着地方,意外地没有百姓要走。
“走什么走,薛大人给我们已经分了地,谁愿意走啊。”
“贪官污吏都已经铲除,不管是给人做工,还是自己种地,都有活路,没必要跑那么远。”
这种情况下,但凡有人敢指责纪楚,他一定会亲自回一封书信。
“怎么浙东的百姓就不走,单你们这里的佃户要离开什么事多从自己身上找找问题,好不好”
原本拉仇恨的只有纪楚一个人。
现在多了个薛明成,气得大家想骂不敢骂。
没办法,谁让这两人就是皇上的左膀右臂,皇上甚至都升纪楚的官了,那态度还不明显
事实上,纪楚看到皇上送来的升职文书,也有诧异。
再想到他给皇上画的大饼,他自己都难得心虚地摸摸鼻子。
也是,没有一个皇帝能拒绝开荒扩土的诱惑啊。
正五品上的中散大夫,更是皇上表示他知道了,爱卿你尽力去做的意思。
是动力,同样的压力。
皇上的小心思先放一边。
倒是女儿绵绵对爹爹的新印章很感兴趣。
纪楚笑着把官印给了女儿道:“喜欢就拿去玩。”
绵绵眼睛一亮,立刻捧着官印。
要说官印本身并不大,放在纪楚手中,也就手心大小,但在一岁半的小娃娃手中,却要两只手一直拿。
最近这段时间,乐薇在忙振哥儿的婚事,纪楚便带着绵绵去办公,没想到她乖得很,只要大人们谈事,她就自己玩。
见她难得对东西感兴趣,纪楚肯定不吝啬这枚官印啊。
父女俩玩得开心,就见李师爷走进来,脸上还写满诧异:“大人,梁得昌带着庄子众人在门外等候,说一定要见您。”
这是干什么
要说梁得昌等人,也到昌河州一二十天了。
刚开始有多迷茫失望,如今就有多兴奋。
来了之后,有地方住,有田地分,还给他们良种。
这样的好事,让他们做梦都不敢想。
但就是发生了,发生得让他们都不敢相信。
多次确认后,梁得昌决定带着大家,一起向纪大人表达谢意。
即便冒着风雪,也要赶过来。
梁七叔还走在最前面,他更是感激纪大人,不仅收留他们,还给他们活路。
一想到自己要有田地了,众人便激动得睡不着。
试想当了一辈子佃户,给别人家种了一辈子的地,自己突然有产业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单是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纪楚抱着女儿过去的时候,已经有点晚了,这些人已经赶到衙门门口的。
“给纪大人见礼了。”
“大人,多谢您分的田地跟粮食。”
“大人,我等梁家庄百姓,实在感激不尽。”
纪楚快步上前,劝大家回家:“天气太冷了,你们还没有保暖的衣物,不能出来太长时间。”
“要说感谢,等春暖花开了,说多少都行,还是扶着老人孩子们回去吧。”
可梁得昌极为执拗,一定要带着众人感谢才行。
等纪楚跟衙门众人劝了又劝,他们才肯离开。
这一幕让等待考核的各县县令有些傻眼。
做官多年,他们虽然也被夸赞过,却从未有百姓如此诚恳道谢。
只是在旁边看着,就觉得心驰神往。
当官能当到这份上,也是值了。
说起来他们这些县令,原本在各县等着吏司派人过去考核即可。
但今年情况特殊,所以都聚在州城,为的就是多分点良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