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腐儒们,才不管他王应熊有没有能力阻止皇帝,反正都是内阁奸臣的错,不敢骂皇帝,还能不敢骂他王应熊?
至于朱谊源和朱谊淮,人家才懒得骂他俩呢,那些儒家文人嚣张惯了,才不把宗室放在眼里呢!
所以,王应熊的想法很简单,演演戏劝皇帝俩句,好让士林知晓,他王某人不是不作为,从而少骂他两句,或者是只骂他一个,就不要涉及祖宗了。
至于皇帝能不能劝得住,那就不是他关心的问题了。
王应熊的底线本来就很灵活,否则当初也不会投靠朱存梧,放下曾经内阁阁老的身段,当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郡王府长史。
而到如今,不论是皇帝那身抗天雷的风姿,还是对修行长寿的垂涎,王应熊都不可能跟皇帝对着干。
就算是皇帝让人掘了孔子的坟墓,他也会悄悄跟皇帝说一句“掘得好”。
再说了,能担任两朝内阁大学士,谁还不是个演员?
显然,王应熊的演技还不错。
只见其一脸为难地说道,“况且,就算打下来,也不好驻守,如当年安南一般,世祖皇帝费了大代价才打下来,结果没几年就丢了,实在是鸡肋啊!”
这话确实是有道理的,不过朱存梧对此早有想法。
“无妨,朕准备将朝鲜、倭奴国等地,分封给宗室和勋贵们作为封地,让他们出力镇守便是。”
皇帝此话一出,殿内诸臣不由心中一跳。
朱存梧语不惊人死不休,继续道,“就像周朝的分封的诸侯国那般,封地内的一切事宜,皆由封地领主自行处置,朝廷只需要每年向诸侯收取贡赋即可。”
随着一个个宛若天音的字词不断从皇帝口中吐出,诸臣的心跳也越来越急促。
最后,朱存梧总结道,“如此一来,朝廷增加了收入,宗亲和勋贵们也得到了应有的待遇,岂不是两全其美?”
……
朱存梧说完,诸臣还没反应过来,个个纹丝不动,整个大殿内悄无声息,针落可闻。
只有一颗颗心脏剧烈跳动的声音,表明他们都还活着。
泰武皇帝中兴大明,也算是重开一朝,殿内的众人谁还没有个爵位了?
要是真按照皇帝说的这么来,他们举双手双脚赞成。
良久,诸臣才缓了过来,实在是惊喜来得太突然,哪怕他们如今都开始修行了,但是封地之事到底不一般啊。
有了封地,他们才算是货真价实的贵族。
内阁首辅朱谊源在其他人的眼神催促下,挺身而出,“敢问陛下,不知这分封之举,涉及哪些人?”
这个问题正是大家所关心的,虽然众人都自觉可以享受到这一待遇,但万一呢?
朱存梧想了想,开口道,“侯爵及以上,皆可享受分封待遇。”
“其中,侯爵封地百里,人口千户至万户;国公封地二百里,人口万户至两万户;郡王封地三百里,人口万户至三万户;亲王封地千里,人口以十万户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