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也不算修路,而是要修碉堡暗堡,还有利用地形开出一片阵地出来。
阿兹特克人早就能熟练灰泥。
那是用火烧制石灰石后得到生石灰,把它与沙子和水混合在一起,就做成了灰泥。
粉刷匠很擅长抢在灰泥的水分蒸发之前,迅速地用泥刀把灰泥平滑地涂抹上墙,一旦灰泥中的水分蒸发完,就变得非常有粘性。
也就是现在的刷墙。
他们也知道用火山灰代替泥沙,从而让墙体更牢固。
林骁却知道,将高岭土、火山灰与石灰混合就能得到堪比水泥的建筑材料。
埃及金字塔用的就是这种混合材料。
多亏了卡雷里闲得慌,不然自己根本找不出藏在地下的高岭土。
他造纸时就用高岭土提升纸张平滑度。
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这一带,刚好又有高岭土。
不论是建外城还是修暗堡,林骁都用到高岭土,至于修路是不会用这种土的。
修外城时,林骁让工匠搭模板,将可能遭受炮击的范围直接将混合物倒进模板中,只需几个小时后就凝固得坚硬无比。
内壁就用石灰与火山灰混合依外墙而建,并用钢条与外壁连在一起。
至于其它地方就用常规修筑方式,也采用了阿兹特克工匠的建议,烧砖修筑。
外城地基深两米,高五米,厚三米,每隔二十米会有一个暗堡。
一条五米宽的路也向北延伸了将近三十公里,每五里都设一座明堡,与两座暗堡交错。
现在在红三区那边训练的,是红三团的基卡与暂代红五团多满的队伍。
迪哈察与利文由带着红二团红四团溶洞西边,早晚与上午继续训练,下午修路修雕楼暗堡。
其实,林骁现在很希望危地马拉那边过来和自己打一下,最少要来个五千人,一万人也可以。
不然,纳瓦汉就是个空壳。
现在的人太少了。
“玛拉,你还年轻,有时间多和利文聚聚,”林骁认真说道,“也要让这边的人都多回家聚聚。”
纳瓦汉人丁不兴旺,林骁又把主意打到玛拉这些适龄生育的人身上。
“我会跟拉尔夫说,从现在开始往后推两年,每生一个孩子奖励十枚金币,不论男女,不论部落,包括那些贵族。”
1551年左右,1法内格(约55升)小麦价格约30-50马拉维迪。
1埃斯库多可购买约748升小麦,足够一个五口之家吃几个月。
一个普通士兵的年薪都不到五枚金币。
林骁只敢限定在两年内,是因为三年后属于纳瓦汉的人就会成倍增长,这笔开支他没必要再出,或是会缩减奖励。
毕竟现在这里的那些人,算是纳瓦汉成立后的第一批民众,也算是陪同纳瓦汉的“创业者”。
“唯一的条件就是:孕妇必需满16岁,16岁以下生孩子没有奖励,还会没收家里的土地。”
这是林骁一退再退的底线。
原本定的是18岁,但达咩一定要孩子,林骁的底线只得为她降低。
达咩都等到16岁才生孩子,你们为什么不能等?
玛拉先是一惊,然后笑了起来,“那我两年应该可以生两个。”
她非常喜欢布文,很想认他做“干儿子”,由于他是林骁的亲传,便没敢开那个口。
这边的玉米苗已经两尺来高,满眼青翠,看着非常养眼。
林骁不想让那些印第安人为了奖励乱搞伤身,让玛拉学会算“排卵期”。
以后军属家的女人排卵期快到了,就给士兵放一周的假。
达咩听到真有排卵期,想到以前天天强迫自己的骁哥,心里躁得慌。
林骁在玛拉陪同下看了走了将近两三里,看到的的庄稼地似乎比二部还多。
那些在地里干活的印第安人都会向林骁行礼,笑意非常满足。
这边也在农匠的规划下建了水渠,引的是那边瀑布里的水。
还挖了几口很大的水塘蓄水,防止旱季节没水用的情况。
森林里空气温度很大,拉尔夫说这里非常适合建空气取水塔,林骁表示认同。
三个区都要建取水塔,反正商城资料里有这样的图纸,比玛雅人的取水塔更先进。
耶利米与以赛亚俩人现在是林骁眼中的宝贝,不论是建取水塔还是安装风轮机,比那些工匠都要强很多。
还有神庙的回声装置,也需要他们与拉尔夫、萨阿贡这些见多识广的人研究。
耶利米与以赛亚被扣下来的第二天就已经上任,现在正带工匠制造风轮机。
学校马上就要开学了,拉尔夫这个校长忙得脚不沾地,每次看到林骁都会说那个鸟毛的坏话。
还好他口中的鸟毛是指真的鸟毛,没有加入21世纪的思维进去。
拉尔夫统计了纳瓦汉国的6~15岁的“适龄儿童”,总共有一千五百多人。
还有当兵的,还有那些想要“上进”的农夫们,老师不够啊。
“以适龄儿童为主,加一个‘夜校’让那些干活的晚上学习。”
这是拉尔夫找林骁诉苦时,后者的建议。
“连级以上的军官分先上课,时间对不上的后期补课,其它战士让军官们自己教。”
“从你以前统计的资料里挑,不论是西班牙俘虏还是贵族,只要会标准的纳瓦语、西班牙语、数学之类都可以先挑出来,给他们一个月的试用期再从优挑选。”
拉尔夫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神使大人,西班牙贵族能听懂纳瓦语,但说得不好,恐怕用不上。”
“让他们学,他们有基础之后学起来会快一些。跟他们说,当上老师有工资就不需要种地,他们不想吃苦就会拼命学,半年之内能一批老师培养出来。”
林骁站着说话不嫌腰疼,不过拉尔夫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
“统一先教纳瓦语,只有先能沟通,才能学或是教其它科目,你把每天要教的内容给我看,我给你配文字。”
林骁现在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先作曲再填词。”
以纳瓦语为读音,再配上汉字,用西班牙语注解,这样,拉尔夫这些老师就知这个汉字用西班牙语怎么读,也就知道了汉字用纳瓦语怎么读。
这样教起来有些麻烦,不过可以同时教三种两种语言。
生活在墨西哥的阿兹特克人,或是曾经的附庸城邦多多少少都会一些西班牙语,日常对话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所以,用西班牙语注解,就可以将纳瓦语的读音与汉语关联起来。
纳瓦语不统一,以后他们连玛雅语、数学都教不出去。
况且,全新的纳瓦文字的出现,不论是萨阿贡与卡雷里还是大杜兰都会疯狂学习。
至于拉尔夫怎么安排,林骁是不会管的。
至于是先教那些老师,还是老师学生同时教学,全由拉尔夫自己做主。
那些战死战士家的孩子与神卫军,也要先学纳瓦语,林骁才能抽出时间给他们开小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