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秦始皇正借助直播间的神秘力量,密切关注着朝廷上下的每一个细微变动。他的眼神深邃,仿佛能穿透时空,洞察一切。
而在他身旁,三狗子静静地站立,神色中透露出一丝难以言喻的惆怅。
自三狗子归来后,他便将所见所闻一五一十地禀报给了秦始皇。
那些话语,如同寒风中的利刃,让秦始皇的眉头紧锁,怒火中烧。然而,与李斯的胸有成竹相比,秦始皇却选择了暂时的沉默。他深知,此刻的自己正布下一局关乎朝廷命运的棋局。
这盘棋,只能赢,不能输。秦始皇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内心的波澜。他的目光穿过层层叠叠的帷幕,落在了大殿之中。那里,众多大臣围坐一桌,气氛凝重而紧张。
这些臣子,在朝廷中也算得上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然而,他们此刻的境遇,却都因秦始皇的一系列举措而变得岌岌可危。尤其是王中王,他的地位更是空前紧张。
秦始皇对他的控制,远胜于其他臣子。而王中王的党羽,与李斯相比,更是显得微不足道。
在这其中,有一个身影尤为引人注目。他,便是槐状,未来秦朝左右丞相中的一员,也是那个曾救下扶苏的人。
凭借着自己的智谋和勇气,他成功地潜入了王中王的麾下,成为了他的门客。
此刻,他代表着王中王上层阶级的利益,无论如何,他都要为他们发声。
然而,槐状在王中王府中的地位却并不稳固。他深知,秦始皇的离世,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谁不想在这乱世中混个一官半职,光宗耀祖?这样的想法,在大臣们中并不少见。
更为重要的是,李斯的举动,无疑打破了朝廷臣子之间的原有秩序。
这些秩序,虽然是由高层人物所定,但一旦被破坏,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却是难以预料的。
与此同时,赵高的心中却泛起了一丝不甘。如果说王中王是因为损失了什么而感到头疼的话,那赵高则显得相对悠闲。
他深知,大军入城,胜券在握,最后一步就是假造诏书了。
然而,对于秦始皇的手段,他却是心知肚明。他知道,秦始皇对于这些臣子,是绝对不会手软的。
天下局势,即将明朗。而李斯作为反叛的大臣,自然成为了秦始皇的眼中钉。
然而,赵高此刻却有些揪心。因为几次行动都没有按照他的安排展开,反倒是李斯的几次约定让他未能获利,这让他感到十分不爽。
如果此时与李斯正面冲突,无疑是不明智的。因此,他只能选择徐徐图之。
说起来倒也可笑,他没能在这其中捞到足够的利益,反倒是蒙恬,在秦始皇的几次行动中获利最多。
各处人马都争相与蒙恬搞好关系,希望能在未来的朝廷中占据一席之地。
三狗子曾是蒙恬的部下,他深知蒙恬的忠心耿耿。因此,秦始皇在间接中也或多或少地帮了蒙恬一把。
然而,看看现在臣子的风气,无论是赵高、王中王还是李斯,都感到万分头疼。
蒙恬北下军队横守边疆,整个朝廷的主导臣子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这支军队到底是冲着谁来的?谁也不清楚。
此刻,不管是哪一派心中都心怀鬼胎。
蒙恬拥有军队,他的压制力实在太大了。
一方面,秦始皇对于臣子的信任已经越来越低;另一方面,对于这些臣子来说,他们活了一辈子,所求的无非就是地位、金钱和权力。
然而,在秦始皇的铁腕统治下,这些似乎都变得遥不可及。
秦始皇看着这一幕,眉头微微一挑。就在这时,系统的声音适时地响起:“检测到宿主正在操纵朝廷局势,可选择以下两种任务:第一,控制众多臣子,并掌控整个朝廷,获得奖励乾陵锁;第二,杀死众多臣子,奖励通心术。”
听到这两个选项后,秦始皇的嘴角勾起了一抹玩味的笑容。他并没有立即做出选择,而是继续观察着面前的一切。
这一切的纷争和动荡,都是由他一手引起的。放在以前,扶苏想都不敢想。
如今,这个朝廷已经成为了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
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此刻的朝廷上,众人都以能加入朝廷两派为荣。
然而,随着蒙恬军队的变动,不乏有些臣子为之动摇。
尽管这些声音很小,也动摇不了一个党派的根本,但却足以让李斯等人头疼许久了。
胡亥将心神收回会议之中,他注意到赵高的脸上颇为自得。
在这个朝廷里,每个臣子代表人脸上的表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在朝廷中的地位。
正如王中王此刻所面临的朝廷内动荡与飘摇,他的心情可想而知。
而另一边,公子高则显得有些像是在看戏。
尽管他们的朝廷地位也受到了冲击,但对于他们来说,影响虽大,却也并非十分惊人。
他们有着自己的底蕴和实力,足以在这场风暴中站稳脚跟。
在朝廷大臣中,槐状的身影尤为显眼。他虽然也受到了一些波及,但相较于其他人来说,他的处境还算不错。
然而,他心中却十分忧愁。他很清楚,面前这群人没有一个人在关心重病的秦始皇到底如何,他们都在为自己的后路做打算。
这场会议由李斯主持,自然而然地由赵高开启了话头。
众多代表人物都等着赵高发言,他坐在首位上,显得威风凛凛。
众臣会议的最大特点就是众人围成一桌,没有平等高下之分。
然而,在很多时候,这些代表人都会在心中把自己的职位和朝廷话语权进行一个排序。
这导致了一部分臣子的话语权不强,他们在会议中往往只能随波逐流,无法发表自己的见解。
如果是在平时,这些大臣胆敢私下开会议的话,恐怕都会被斩首示众。
槐状如此想着,心中不禁有些忐忑。
这个桌子的首位上,赫然坐着赵高与李斯。他们两人,无疑是这场会议的主导者。
而在赵高的眼中,实际上需要征求的也就只有那几个人的意见罢了。他轻轻地敲了敲桌子,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如今皇上的状态怕是颇为不妙,”赵高缓缓开口,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我看众人的心都略微有些大,胡亥公子,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