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怎么会,我不会抛下任何人”
“我没办法,把你们当做我的棋子,所以,我把计划告诉你们了”
韩缜斟酌断句,生怕自己喉咙发紧的过分,发不出声音。她不想被瞧出丝毫软弱。
“你们,我都要救,可风险太大,我只能,救一个是一个”
陆闻知道她怎么想的,很害怕她让自己陷入孤军奋战的局面,他希望自己可以陪她对抗那些。
“行之,会恨你的”
提起苏辛,韩缜更像是下了什么决心,语气镇定了下来。
“那些话是事实,而且活着,才最重要”
韩缜语气一转,满怀愧疚。
“友怀,对不起啊,让你陪我这趟浑水,本来可以和他们一起置身事外的”
“不用说对不起,你们家是将军,少不了,我上面有太傅,也少不了,都是要被卷进来的,还不如陪你”
陆闻最了解她,所以用一些事实去抚慰她的情绪,同时也在表态。
听到这番话,韩缜也不多做那苦大情深的扭捏姿态。
“你觉得,我该怎么走下一步”
“你的选择,肯定没问题”
“宿命至此,否则我也不忍”
“你只管去吧,这里我来解决”
“多谢”
陆闻拿起茶杯,倒了凉茶,推到韩缜面前。
“少些虚礼,不如以茶代酒,来一杯?”
“下药了?”韩缜突然就笑了,“我说你今日怎么话多了起来,原来是要送我”
“不,我是来拦你的”
陆闻知道韩缜不可能让他们送他走,所以独自一人来找她,拦住她,可是他向来不会拦韩缜,因为她总是有自己顽固不化的想法。
韩缜不管他说的话,只说自己的。
“既然是送别,那我就破例饮下这杯凉茶了”
“一路平安”说完陆闻就趴下了,凉茶里,他放了药,使人昏睡。
只不过,他是给自己下的,韩缜怕他冻着,去房间里把自己的毯子,给他盖好。
韩缜去苏辛房里看了看,没人。然后放心大胆的去查看苏辛的状况,突然就笑出了声。
“我现在,可真像采花大盗…”
韩缜看了看苏辛枕边,是他的帕子,韩缜给他擦了擦汗,多看了一会儿,听到苏荆回来的动静,就赶紧离开了。
韩缜走的时候,冲房屋,作了揖,当做是拜别,随后消失在黑暗里。
风凛和韩凌在高处,举起手中的酒杯,一饮而尽,然后目送她离开。他们知道拦不住,他们选择信任那个草台班子一样的计划。
第二天照计划进行,街上,大家都在传,女将军韩缜与好友决裂,解除了婚约,迷晕了好友,不见了。
有人说是潜逃,有人说是有冤情受不了走了,大部分人说是疯了。
“疯了?”
黄金殿里,被宫女服侍着穿龙袍的人,冲着旁边的老太监,发出一点疑问。
老太监语气谄媚,像是献宝一样,把自己知道的所有,都告诉皇帝。
“是,昏迷前就疯疯癫癫的,要打要杀,醒来后,苏家就和她兄长商议解除了婚约,还对多年密友下药,据说是发现的早,不然就危险了”
“什么时候传来的消息,可信吗?”
“今早从世子府里传出来的,传到这里,大概是半夜的事了”
龙袍穿好了,皇帝看了看自己的衣服,然后往外走去。
“今日他们几人可上朝了?”
“在呢”
可真有意思,那个逼着他给个公道的人,最有威胁的人,疯了。
大殿上,老太监扯着嗓子喊。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工部尚书,一个看起来极其严肃古板的年轻人站出来。
“臣有事启奏,蓝城旱灾已经数月有余,上奏修建沟渠,可修建款却迟迟不到,我们现在都还无法下手”
“哦?”
还不等皇上接着问,户部尚书就已经站出来禀明事情原委了。
是一个年长的老头。
“禀皇上,我国与外停战至今,才一年多,大多数的财力和物力,都是先紧着郴关几座城池。百姓们吃饱饭也才两年,国库并不充盈,并非我们有意拖欠”
“国库空虚,但我看朝中大臣们,倒都是膘肥体胖”工部尚书是新官,上一届的状元郎,大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之态。
吏部尚书也钻出来横插一脚。
“启禀皇上,前几日臣还看到,户部尚书的儿子,拿着大把的银票包了一整座酒楼”
他点到即止,不再往下说。
“哎呀,周尚书不会一边中饱私囊,一边在这扮可怜吧”二皇子吊儿郎当的猜测,这可是三皇子的人,他可得拉一把,让他早点下去,好擡举别人。
户部尚书,哐当一下就跪下了。
“臣冤枉!臣不敢!稚子胡闹,臣当日就斥责了的……臣怎么可能中饱私囊,”
三皇子也出来维护自己的人了。
“父皇,周尚书家中独子,小儿胡闹,纵容了些也无可厚非,更何况父皇向来宽宏,从不苛待官员,尚书大人的积蓄估计已经掏空一半了”
户部尚书知道是救自己的,立马跟着拍马屁。
“是啊,皇上,我怎么敢呢”
“那我们要的银子呢”
工部尚书不依不饶,非要银子,不给皇上说话的机会。
“常大人,不是我不给你,国库空虚,根本拿不出来这银子”
“我不管,你管着钱呢,你这边不给钱,我们就不能开工,开不了工,那边就要继续闹灾荒。百姓就要流离失所!”
工部尚书说的击痛人心,可感动的似乎只有他自己,其他的人无动于衷。
“请皇上尽快解决!”
毫无敬意,带着撞柱的决心来的。
“要不就先欠着,明年补上”皇上尝试着建议。
“还欠?去年的账就没清,我们工部实在没办法”
“这样是不好再拖欠,我们朝廷里缩减用度吧,再捐出来一些,先用着”
中书令觉得不妥。
“皇上,缩减用度捐款,确实能撑一时,但不是长久之计”
“不如我们祈福?”礼部的人试探性的说。
祈什么福,都没钱了还祈福。太子突然开口。
“怎么想的,没事就祈福?你们跟祈福关系可真好。”
“礼部和齐恩寺的关系真好啊?都这个时候还不忘给他们送钱?”
看到太子这般直性,三皇子就憋坏心思了,把难题扔给太子。
“太子哥哥可有妙计?”
太子思考了一下。
“祈福想都不要想,不过节俭也确实只能撑一时,官商呢?最近正是转折期,‘秋膘’商人总不会放过吧”
“太子觉得谁该去?”皇帝目光审度的看着太子。
“户部有一个人,名为杨子帆,是我的陪读,他可以去谈判”
“就是杨尚书的儿子?”
杨子帆,身为吏部尚书的儿子,却选择了户部,其中少不了太子和他老师的助力。
“是”太子恭恭敬敬的回答。
前面几个大人物的战场,后面的小人物几乎不敢加入,生怕惹祸上身。
但户部尚书可不会让他们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