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被褥占地不小,于若秋问能不能联系个牛车送货,伙计当即答应下来。于是,她又买了一床冬被,一床夏被,并褥子铺盖,又是三两多的银子花出去。
当铺换来的十两,不知道还经不经花。
衣物被褥,穿的睡的都准备齐全了,还得去买个锅。赶车的老汉是临城人,于若秋跟他打听了好的铁匠铺,买了个锅又是一两多的银子。
这次她付的钱是金吊坠,铁匠也收了。
她的空间有调味品,不过什么都不买不好说,又去杂货铺买了些乱七八糟零零碎碎的玩意儿,差不多装满了一车。
让老汉帮着搬运,于若秋多给了他十文钱,算是辛苦费。
离开前,看到店铺内有缸,她又买了个大的充当水缸,再买两个小的瓦罐,并锅碗瓢盆,整头用金吊坠当钱付,零头用银子。
她没怎么讲价,挑的都是老汉推荐的店铺,半个上午下来东西买的差不多。瞧着日头还早,请老汉一块在街边的铺子吃了碗面。
日头大,她本是想着先回去,但她孤身一人上路总觉着不安全,考虑再三还是决定跟村子里的人一同离开。
正好她准备做点吃食的买卖,跟老汉打听了去处,仔细考察了街边常卖的小吃。
街边的小贩不需要付摊位费,还能看到乡下过来卖菜卖鸡蛋的村民。现下人少了,早上才是多,挤得满满当当,热闹得不行。
想了想,于若秋又去了趟牙行,让帮着找一找镇上的住宅。
不能太偏,得有两间屋子,考虑的是以后冬冬大了得单住。最好有个院子,一定t要有井,她不习惯很多人上一处排队打水。
不一定要马上住,但可以先看起来,省的到时候急了不好找。
今日没时间去看牙人说的符合的房子了,于若秋只让先多找几处,付了点辛苦费,介时空了再来相看。
牙人当即答应下来。
她一个女人带着小孩,住城里不一定安全,但乡间也未必安全到哪去。
城内至少有差役巡逻,村子里却是有什么都直接解决了,偏向亲近的人。她一个外村人,做什么都不占理。
又随意逛了逛,瞧着时间差不多,于若秋让老汉赶着车到了集合的地点。
宋云淮早到了,他买的东西不多,外头瞧不出什么,只堆叠在车上。看到于若秋坐了车过来,挑了下眉。
于若秋担心他误会什么,说道,“买的东西多,雇个车方便。”
宋云淮点了下头。
村民陆陆续续到齐了,看到于若秋专门雇了个车,稀奇地看了两眼。
她特意雇的带车厢的车子,村民看不到她买了什么,有好奇的想要撩帘子看,被她敷衍了过去。
雇车可以包夜,也就是说出城晚回来城门正好关了,这部分钱给足了,车夫也会出城。于若秋考虑到他们出城晚,给的是包夜的车钱。
车夫回来直接在城外等上一晚,第二天进城就能赚不少银子,大多都十分乐意。
回到村内已是日落,家家户户忙着看自家买的东西,一时没人注意于若秋。
将东西卸下,于若秋给了老汉包车的钱,让离开了。
站在屋前,她忍不住揉了揉腰。
这时候的路真的不好走,她被颠得屁股痛。
这一堆东西被搬进了堂屋,于若秋忙忙碌碌整理完,外头已是昏黄。
农户为了省油灯,大多赶在天黑前吃晚饭。于若秋不想成为焦点,瞧着时间差不多,再次烧了锅水。
空间有早晨煮了剩下的白粥,她切了个皮蛋,又端出冰箱内吃剩下的排骨汤,算是今天的晚饭。
今天就算了,明天早上她想吃水饺了。
冷冻柜有买来的水饺,不需要自己包,直接下水煮,捞出来就能吃。
第二天吃过早饭,她去找了李村长,问村里有没有做木工活的,想定做点东西。
在此之前她事先问过,宋家村没有木匠,不然这份钱不给他们赚,容易惹人闲话。
李村长得知她的来意,笑着道,“那赶巧了,我一位侄子就是做木工的,那手艺,找过他的都说好,离得近到时可以直接给你送过去。你要是愿意,在这等一等,我把人叫来。”
李村长顾念她是个年轻的女人,没有直接带她上门去找人。
李村长出门后,李村长的媳妇在一旁招待她。
于若秋已经想好了,得做个床,然后是桌子和凳子,其他不着急,想到了再做也成。
嗯,还得打个柜子,屋内的柜子是泥砌的,走的那户人家可能懒得动弹,这才没有将门板拆走。
看到冬冬,于若秋又想到了几样儿童用品,可以打个宝宝椅,专门给冬冬坐,再打几个护栏,冬冬有点会走了,得拦着不让乱跑。
李村长的侄子瞧着年纪不大,约莫二十左右,叫李东升,看上去有些腼腆。
于若秋仔细与他沟通了一遍,将宝宝椅的细节一一说明。
一个木匠技术好不好,从交谈间能窥见一二。她有时自己都觉得自己说得不甚清楚,李东升却能极快地意会,甚至提出更好的意见。
于若秋放心地将几样家具制作交给了他,付了一部分的定金,其余等东西送到结尾款。
又搞定了一件事,她着手开始准备吃食的生意。
从上水村到临城走路需要一个多时辰,赶车快一些,半个多时辰。她看过街边的小吃摊贩,用的都是手推车。
方才她本打算再订购一辆手推车,李东升说他那有个二手的,于若秋便直接买了。
之前只买了一个锅,做吃食还得订做几个专用的商用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