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蹙起眉头,沉吟片刻,道:“资金来源无非三种,一种是寻找外资,一种是银行贷款,一种是村民集资。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三种方式,任何一种难度都很大。不过,通往梅城的路在年底之前必然能够修好。到时候自然会慢慢吸引游客。
如果到时仍旧找不到资金,那么我认为在此之前应该以合作社的方式将基本框架搭建完成,指定完善运营细节。到时无论是外资进入或者县里牵头,都以合作社名义与他们谈判,争取最大利益,而不是像一盘散沙到时被人任意宰割。现在首要的问题是,我们先要拧成一股绳。”
唐宋笑看着唐方信,问道:“五伯,若是由您来投资这个项目,你看怎么样”他已经看出唐方信有了这方面的计划。
唐方信点了点唐宋,赞道:“你这小子。”他看向唐伯玉,“大伯,资金的问题您就不用操心了,这个项目我接了。”
其实他早有意投资梅溪村旅游产业,要不然又怎么会那么爽快拿出200万华夏币修梅溪通往梅城的公路呢。虽然这其中也有完成他父亲遗愿,为家乡做些贡献的意思。但商人看到的必然更多的是利益。而与自己族人合作显然比与县里合作更令他放心。
唐伯玉猛地站起,问道:“真的”
唐方信赶忙站起,紧紧握着唐伯玉的手,搀扶着他,恭敬着说道:“本来还只是在考虑,听唐宋一席话后,我决定这个项目我接了。”
唐伯玉的手微微颤抖,连声说好。唐方信和唐爸连连劝他坐下,唯恐他年龄大了,激动之下高血压发作,那就是好事变坏事了。
唐方信又道:“只不过我常年在香港,这边由谁打理呢大伯,您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唐伯玉沉思片刻,想着梅溪村唐氏子弟中谁又这个能力。探后,他突然看向唐爸唐方平。众人顺着他的目光,也看向唐爸。
唐爸诧异道:“大伯,您不是想让我来做吧。”
唐伯玉问道:“怎么,不行。咱们梅溪村这么些年来就出了你一个大学生,你又在华夏书店做了那么多年总经理。你其它兄弟都不成,就你最合适。方平,这是牵扯到咱们梅溪村的大事,怎么,你难道不愿意。”
唐伯玉对唐爸可没有对唐方信这么客气。
唐方信原则来说已经开宗散叶,不再算是地道的梅溪村人。唐爸却是他看着长大的。当年唐爸上大学时候的学费还是村里集资提供。所以在唐伯玉的心目中,唐爸是自己的孩子。有自己的孩子参与这个关系到梅溪村未来的计划,他才能放心。
唐爸与唐妈四目对视,迟疑道:“大伯,不是我不愿意,只是这太突然了。”
唐宋也有些愣神,没想到他一番分析,倒是将自己老爸也绕了进去。只是仔细想想,又觉得这对唐爸来说未尝不是一个机会。
在书店必然衰败的情况下,何不出来走另一条路呢而且唐爸今年刚刚过了四十岁,还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此时唐宋爷爷道:“方平,听你大伯的,这件事可以考虑。”
唐方信道:“方平,你回去考虑一下,这件事完成筹备到正式运营,至少要一年的时间,不急做决定。”
唐爸点了点头,只是眉头依旧深深皱着。十年后华夏地理杂志评点出“华夏十大最美乡村”,梅溪就是其中之一。而这一切就是从今夜这一场谈话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