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说无妨。\"
\"近来坊间传言,大人将大量物资运往青河谷,导致本府工程用料短缺。不知...\"
叶明眼神一凛:\"周老爷是质疑本官处事不公?\"
\"不敢不敢!\"周老爷连忙摆手,\"只是有些商户抱怨,修复铺面的木料买不到...\"
叶明神色稍霁:\"此事本官已有安排。明日会有一批白鹿部的木材运到,价格与本地相同。\"
他站起身,走到墙边的安阳府全图前,\"诸位,青河谷营地不只是白鹿部的家,更是安阳府的屏障。两地唇齿相依,一荣俱荣。\"
乡绅们诺诺称是,但叶明还是捕捉到了周老爷眼中闪过的一丝不满。送走他们后,叶明立即召见负责物资调配的李主簿。
\"从今日起,所有运往青河谷的物资都要登记造册,一式两份,一份留府衙,一份张贴在衙门外。\"叶明吩咐道,\"百姓有知情权,知道物资去向,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处理完公务,已是日影西斜。叶明换了身便装,带着两个亲随骑马出城,前往十里外的屯田区。这是他每旬必行的惯例——亲自查看新作物的长势。
田野里,绿油油的麦苗间杂着一种茎秆更粗壮的作物。这是叶明让农夫试种的草原耐寒品种与汉地小麦的杂交种。
\"长得不错!\"叶明蹲下身,拨弄着麦穗对老农说,\"比纯种的小麦更耐旱吧?\"
老农咧嘴一笑,露出缺了门牙的牙龈:\"大人明鉴!这'混种麦'确实耐折腾,前几日那场大风,普通麦子倒了一片,这个愣是没事!\"
\"收成可能少一成,但省心啊。\"旁边的年轻农夫插嘴,\"不用老浇水,虫子也少。\"
叶明满意地点头。这种产量略低但更坚韧的作物,特别适合边关地区。他计划明年在安阳府全面推广,同时也在青河谷营地周边开垦农田,让白鹿部逐步尝试半农半牧的生活。
回城路上,叶明特意绕道去看了看新组建的联合运输队。这是他为解决物资调配问题想出的办法——将安阳府的车马与白鹿部的驮队整合,统一调度。眼下十几辆大车正在装货,准备明日一早运往青河谷。
\"大人!\"运输队管事跑过来行礼,\"按您的吩咐,这批是铁器、盐巴和药材,回来时载满木材和皮毛。\"
叶明检查了几辆车的捆扎情况:\"路上小心,特别是过黑松岭那段,多派几个护卫。\"
\"遵命!白鹿部的乌云姑娘派了十个骑手来接应,安全得很。\"
听到乌云的名字,叶明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这姑娘办事总是这么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