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井里打出来的水满打满算也只有十二桶,均分到每个人身上仅供人几天食用,这还是吊了人下去,用水瓢一点点舀起来的。
拥有牛车驴车的人家已经开始露出痛惜的神色,显然再没有水,他们的牛和驴也将要保不住了。
不提拉车的牲畜本身属于自家贵重家当之一,没了牛和驴,他们得像其他人一样自己拉板车。
农村人干惯了苦活累活,但这么一整天拉下来,这一天天还不知道得走多久,可比平时干的农活辛苦多了。
宋云淮跟村长说了几句话,于若秋站的远没听清,只感觉到两人都看了她一眼。
紧接着,村长便开始分配人去捡柴,说要烧开了水再一起分下去。
村民早渴得不行,当即道,“哪需要那么麻烦,从小喝到大的,直接分不就得了。村长,你可从来没这么讲究过,早分下去完事,我们都渴坏了。”
一群人纷纷应和。
他们找到了水后,几乎都将仅剩的水几口喝完了,这点解不了渴,但这么喝畅快。
之前都是渴极了才抿一小口,嗓子都要冒烟。
村长仍坚持捡柴烧火,向留在原地的人说明,“水里有虫卵,我们大人没关系,小孩喝了要生虫的……”
差不多是将于若秋说服宋云淮的话复述了一遍。
没想到,宋云淮真的有这么大的说服力,说服村长。看着宋云淮平静的脸,一切又仿佛在意料之中。
村民围拢在村长身边,口中不时随着村长的话发出惊呼声。
于若秋看着水井,眼中闪过思索之色。
宋云淮离开人群,见她盯着水井,走过去问,“想什么?”
这个暂时落脚的村落很整洁,没有凌乱翻腾的痕迹,屋内积满了灰尘,应该是在村民走后再没人来过。
想来也是,如果有其他灾民到过落脚,井里不可能还有水。
大半的村落不是依山便是靠水而建,这处村落同样如此,能看到一条干涸的小河流,不知从哪流经而过,如今只剩下龟裂干燥的河底淤泥。
于若秋看了他一眼,说道,“井里有水,说明这里有地下水,你们没想过再往深了挖吗?”
宋云淮疑惑,“地下水?”
他道,“井口小,人下去连转个身都难,打好的井挖不了。”
这个村落只有一口井,井口做的其实不小。但那仅仅是井口,越往下越狭窄,之前下去舀水的人连弯个腰都困难。
打井需要专业的人员,拥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不是所有人看了单单靠挖掘就会的。
宋云淮简单解释了一句,于若秋也说道,“地下水就是我们看不见的水,像是河流这部分平时能看到的属于地表水,需要从地下挖出来的算是地下水,比如井水。”
宋云淮,“你是想挖水?”
于若秋的眼睛亮晶晶的,用力点头,“既然井里还能出水,说明/>
宋云淮看着她黑乎乎的小脸,眼中的光却明亮到灼人,不由移开了视线,“挖不出来呢?”
于若秋坚信,“一定可以。”
她说t道,“你能确定我们多久能碰上水吗?现在可能是我们最靠近水源的时候了。”
宋云淮,“那你觉得应该在哪挖?”
井边是绝对挖不了的,不说会不会塌方,井边的泥都被夯实过,远比挖坑困难的多。
于若秋,“这里有河,你没想过顺着河去找水源吗?”
宋云淮,“这是一条支流,上游河道长几百里,怎么找也不会有水。”
何况他们不可能坚持走到主干道。
于若秋意外看了他一眼。
有时候宋云淮说出的话,让他看起来不像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普通农村人。
古代信息不发达,偏远地区的人民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上头坐着的皇帝是谁,只庸庸碌碌忙于眼前事。
地图属于军事机密,轻易不流传,人们认路靠的是经验或者认准了一个方向乱闯乱走。
而宋云淮,却似心有丘壑。
一路上,多是他领着方向带村人前进,也能说出他们的目的地和路径,不像大部分村民,只跟着闷头赶路,问起来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于若秋对于这方面的了解不多,但她知道一点,“可以找一找草木,如果能找到没有枯死的杂草树木,附近一定有水。”
这点宋云淮同样清楚,只是他想听一听,于若秋还能说出点什么来。
另一边,村民已经收集够了柴火,简单搭了个土灶烧水。
这地上都是枯死的树,想要找两根柴火方便的很。经过多日暴晒,柴火干脆,一碰上火光便自发燃烧起来。
烧水一个人足以,宋云淮去和村长商量挖水的事。
于若秋被喊了过去。